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发展专业志愿服务?契机、内涵与趋势

作者:冯浩 来源:社工邸报

2017年12月1日,我国第一部《志愿服务条例》开始施行,这意味着我国进入到志愿服务法制化阶段,也标志着党和政府开始加倍重视志愿服务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增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志愿服务的发展契机

志愿服务存在与从古到今的各类型社会中,从家族互助的“义庄”、粮食互助的“社仓”、人际互助的“乡约”及经济互助的“钱会”,可以说均渊源于人类互助的情感,以及所展现出的自助互助之精神。我国最早的志愿服务可说均以对弱势者济助行善为主;例如:渴者施茶、饥者施粥、寒者施衣、无力安葬死者施棺,以及济贫等,或关心社区邻里生活需要,参与修桥铺路,均是志愿服务的具体表现。

我国志愿服务发展历史悠久,此次出台《志愿服务条例》的目的也不外乎是为了加强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的管理,保障志愿者权益,促进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时至今日,仍旧有大量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行善积德”,认为参与志愿服务就是有爱心、有热心的行为,只要大家共襄盛举就好了。于是志愿服务变成愿意了就来,不愿意来就不来的随机行为。不少社会组织或者政府部门的人员,虽然鼓励志愿服务行为,号称“支持”,但是实际上没有给予志愿者“管理”的支持。笔者曾经参与过社区志愿服务,以及某些单位合作推动的“温馨家园”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培训工作,经过与部分志愿者的攀谈发现,志愿服务还是处于“自愿自发”阶段,缺乏专业服务方法作为支持,不少志愿服务的承接单位或个人缺乏“管理”志愿者的专业知识,这与当前在志愿服务领域缺少“志愿者管理”方面的认识不无关系。

二、志愿服务的专业内涵

为此,笔者建议在深入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特点,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展专业志愿服务。

1、志愿服务应“有理念”

在新时代,志愿服务的传统理念应转化。传统上,志愿服务的领域基本是以非正式为多,今后在推动社会治理向基层转移重心的时候,政府部门可以与其他方面共同充分运用志愿服务资源来开展各项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共同生产”(coproduction)的概念。“共同生产”是一种全面推动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是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也是政府部门发动社会组织、城乡居民、社区群众自治组织或服务对象合作提供公共服务。其有如下优点:一是结合各界群众力量致力于公共服务,在不增加经费预算的前提下,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能。二是通过广开志愿服务渠道,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能性,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转移,也必须从各个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参与途径才能实现。其中,采用共同生产理念,政府部门的需求很重要,政府部门要首先转变观念,要逐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转变抗拒志愿服务人员参与的旧观念,认为管理志愿者是“麻烦”的事情。

社区居委会的社区工作者也要转变认识,只要管理得法,如在志愿服务方面建立科学的招募、遴选、培训、督导等管理方法,将志愿者管理机制化,就不会担心志愿者是无法掌控的,也不必担心志愿者会取代其在社区的位置。当然,也需要考虑如何在社区发动志愿者参与,尤其是如何从参与动机方面真正调动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并通过《志愿服务条例》的实施来有效提高志愿者的社会地位,都属于理念创新。

2、志愿服务应“有方法”

志愿服务是慈善特征非常明显的助人行为,同样的,由慈善服务发展出来的专业助人方法——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联。社会工作者被认为是专业助人者,志愿者被认为是半专业、非专业助人者。在这里,最主要的区辨元素是社会工作者是受薪的专业助人者,志愿者是不领受薪酬的助人者,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志愿者中部分是专业人员构成,这并不矛盾。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联系密切的原因是志愿者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先驱、社工专业化带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志愿服务是社会工作的好帮手,相同的是两者都是在从事助人工作,都是通过服务来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

为提升志愿服务的精度,可以采用社会工作方法来加强志愿服务的效能。一般来说,社会工作方法具有“诊治于既成、防患于未然”的功能,志愿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后,如能够掌握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专业方法,是可以有效协助个人恢复社会功能的。例如志愿者在服务中如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及其需求,采用小组工作方法,特别是对那些自己觉得乏力无助、,陌生隔离、失志丧气、遭人误解等感受不适的人,可以通过团体中获得的经验与支持,改变态度,学习正确人生哲学。这正是可以有效缓解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可能出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方法,不仅防患于未然,还能够惠泽家庭与社区。

志愿服务借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学习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借广泛的志愿服务活动推而广之,将可收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勤以教人”,这是发挥志愿服务潜力的机会,志愿服务借社会工作方法来提高服务精度,其意义与重要性不难看见。

3、志愿服务应“有平台”

传统的志愿服务一直是以社区为平台开展为多,然而,随着市场化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在社区逐渐式微,虽然社区在一直大力提倡志愿服务,且从志愿者构成看,社区志愿者也是主体,但是,社区志愿服务一直处于微澜不惊的局面,志愿者召集不易,开展活动较为单一,人员流失率高等现象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与志愿服务在一段时间以来,较为运动化有密切关系。在志愿服务运动化后,志愿服务便成为一种社区现象,而不是社区居民自愿自发组织的行为。

在社区推动志愿服务,应以社区作为基础平台,从日常生活中来充实社区活动,将比较感性的文化活动作为推动志愿服务的方法充实到社区日常生活中,提升生活品质。一般来讲,各种节庆活动、生活情趣类活动与地方饮食等,都可以构成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引子。例如,在时下社区开展针对独居老人的“志愿送餐服务”,如果参与的志愿者能够在餐饮的设计方面多一点儿思考,就会为老人的餐食增加一分可口,按照节令提供餐食,例如立冬吃饺子等,稍微多加用心,平凡中就可见关怀温馨,社区和谐便蕴于其中。

在社区中发展志愿服务,首先要激发意识,创造居民志愿服务参与动力,其实就是鼓励社区居民通过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对社区形成参与、责任与连带的感觉,这种意识不会自然生发,必须经过培养才能出现。

在社区中开展志愿服务,结合人力是重要议题。真正要结合的人力,是广大社区群众,而不是社区精英或者专业工作人员,社区是全体社区居民的社区,不是某些人的社区,志愿服务推动的成败得失,应由社区全体来承担,来共同努力。

三、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

志愿服务实践自古有之,不止涵泳实用,还需创新开拓。志愿服务本身是一种无边界的神圣行为,任何人不分阶级、性别、年龄等皆可从事。志愿服务的服务对象也不会因年龄等受到限制,志愿服务的开展地点也应无处不在。由于时代环境的变迁,志愿服务的角色与功能也在不断调整,它朝向服务技术专业化、服务活动多元化、服务态度人性化、服务方向任务化、服务经营事业化、服务人员参与化、服务学习终身化、服务支援网络化、服务过程参与化等(陈金贵,2002),不断适应时代变化,调整服务范围,但志愿服务的本质意涵仍旧是“以牺牲个人时间、体力或生活,不以财物报酬为考量,透过个人或组织的利他行为,同时其服务也带给个人的学习经验和心理成就(陈金贵,2002)。”

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是,人的自觉程度会越来越高,越来越清楚社会发展的脉络。既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这正是开展社会治理的群众基础,只要妥善加以引导,结合志愿服务的“三个有”,使其成为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愿我们铭记“关怀重态度,服务要方法”的原则,面对志愿服务新变化,以新观念和新方法来面对志愿服务工作,使志愿服务能够发展顺应新时代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功能。

作者信息:冯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中国),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伦理与社会工作管理。


聪明干公益,有效做慈善!

关注我,一起学习公益慈善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